新能源智能系统实验室立足于国家“双碳”发展战略及新能源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在能源动力与智能控制框架下建设:
(1)自研我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态无线充电控制与优化成套化装备与实验平台;
(2)搭建具有新能源风光氢等多能发电及先进储能技术的智能微电网系统平台;
(3)开发面向新能源无线充储及智能微电网系统的车路互联无人智能驾驶技术一体化系统平台。

|

|
实验室总面积3000余平米 |
大功率动态无线充电系统 |

|

|
新能源光伏发电系统 |
高功率储能系统 |

|

|
高效直驱风力发电系统 |
新能源汽车无人自动驾驶系统 |

|

|
风光电智能微电网混合能量管理系统 |
虚拟电厂及能源分配与调度系统 |
实验室在新能源智能控制与应用技术领域做出诸多突破,涉及多项核心关键技术与突破。
1.高效直驱风力发电系统及最大风能捕获变桨控制技术
2.新能源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最大功率MPPT控制技术
3.高功率密度储能系统安全管理与长寿命预测控制技术
4.新能源汽车大功率双向无线充电及移动储能控制技术
5.基于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的车地互联协同控制技术
6.风光电智能微电网混合能量管理及能源优化控制技术
7.新能源汽车无人自动驾驶系统与智能控制与优化技术
8.基于多源异构的虚拟电厂及能源分配与调度优化技术
实验室坚持以产引研,以研带产的科研模式,加强产业化能力,自行和企业联合开发了多个产业化产品。

|

|
100-200千瓦无线充电器 |
500-1000千瓦无线充电器 |

|

|
1.5千瓦无线充电器
|
水下无线充电装置 |

|

|
电动自行车无线充电器 |
AGV动态无线充电系统
|
实验室坚持以研促学、以学补研的教学方法,促进产研学融合。,创新性开发了多个相关技术领域教研平台。

|

|
小功率动静态无线充电及控制系统实验平台 |
大功率动静态无线充电及控制系统实验平台 |

|

|
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及电机控制系统实验平台 |
新能源汽车有线集成充电控制系统实验平台 |
实验室研究人员介绍:

|
孙国栋,博士,副研究员,实验室主任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博士。曾负责与参与航天科工、中船重工、中国兵器集团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军用电机驱动设备与动态无线充电装置的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目前研究方向为新能源电力电子变换及拖动技术包括电机控制与容错、动态无线充电技术等,相关技术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在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SCI/EI论文15篇,累计完成横纵向课题20余项。 |

|
刘瑞,博士,副研究员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后,长期从事运筹优化、机器学习在绿色供应链优化、智慧微电网等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先后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SCI学术论文10余篇,谷歌学术总引用超过600次,参与国家级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 |

|
RAHERIMIHAJA HENRI JOSEPHSON,博士,助理研究员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曾在科论博枓技深圳有限公司担任硬件技术总监,全权负责电动汽车的电气部件研发和测试工作;主要从事车辆控制器及电池充电系统的新拓扑结构研究,已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7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 |

|
徐小野,硕士,助理研究员 本科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自动化专业 硕士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
|

|
唐丽静,硕士,工程师 本科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硕士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 电气工程专业
|